大学科技园区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的类型与模式分析——以长三角地区为例(上)
- 管理员
-
37 次阅读
-
0 次下载
-
2020-09-14 23:10:35
VIP免费
文档简介:
表2长三角地区高等院校科研实力统计(2008年)上海江苏浙江在学研究生数(万人)国家级研究机构(个)一级博士点(个)一级硕士点(个)9.553312810910.47211242713.58174385985建设高校上海交大、同济大学、复旦大学、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、东南大学浙江大学资料来源:《上海市2008-2015年新增博士、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规划(公示稿)》;《江苏省20082015年新增博士、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规划(公示稿)》;《浙江省2008-2015年新增博士、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规划(公示稿)》资料整理1.3孵化功能居前、成果转化率较高根据2006年国家科技部统计资料显示,长三角地区15个大学科技园的整体发展状况见表3。通过与全国的对比分析可知,除了累计毕业企业数所占比重为31%外,长三角地区大学科技园无论在孵化总额、场地面积,还是在孵企业数量、人员数、总收入等方面都超过了全国1/3以上的比重,其孵化功能位居全国前列。经过在大学科技园区的孵化和成长,许多毕业企业已逐渐成长为长三角地区主要产业的重要支撑,并不断引领该区域的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。笔者对上海与杭
评论
发表评论